用户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请登录通行证进入会员服务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热点新闻

包装不是非有不可!“无包装”购物热潮兴起,“无包装商店”有未来吗?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2 08:42:00

网购后堆成山的纸盒、胶带、填充物,消费后用完即弃的塑料袋,让人觉得购物一时爽、垃圾明晃晃。以往提个菜篮子出门买菜、自备容器打酱油、一根稻草买鱼买肉的“无包装”生活难道已离我们远去?还是,换了种方式回到我们身边?

01过度包装

体验过垃圾围城,海洋塑料等,我们才能深刻地体验人类的绝望,在我们所创造的成山成海的垃圾面前的无力无助。

当我们为了便利而发明了塑料、金属、新能源电池,我们也背负了恰当处置的责任。

我们尝试用垃圾发电、可惜依然会持续产生二氧化碳;我们尝试将垃圾回填,极有可能会污染地下水;我们尝试着垃圾分类后回收,势必会推高回收成本;我们尝试着采用可降解,也会引发成本飞涨。

这是无数科学家、官员、NGO组织绞尽脑汁需要来平衡的难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我们绞尽脑汁寻找的答案,无非是从可降解可回收、简约设计、政策法规、消费意识、技术创新等等角度着手,依然杯水车薪,疲于应对。过度包装将会引发一系列的挑战:

1. 资源浪费:过度包装通常使用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往往是一次性使用后即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环境污染:包装材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塑料等难以降解的材料,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长期污染。

3. 成本增加:过度包装会增加商品的生产成本,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4. 消费者权益受损:过度包装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为了精美的包装支付额外的费用,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值。

5. 影响商品本质:过度包装可能会使消费者过分关注商品的外观,而忽视了商品的实际功能和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决策偏离了商品的本质。

6. 处理困难:过度包装的商品在消费后产生的大量包装废物难以处理,尤其是在垃圾分类不完善的地区,给城市管理和环保带来压力。

7. 健康风险:某些包装材料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塑化剂、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可能会渗入食物或接触皮肤,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8. 社会影响:过度包装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倾向,可能会助长不切实际的消费观念和不良的社会风气。

过度包装的生活方式留给我们的,除了舒适与便捷,还有污染与浪费。人类与慵懒为伍,钟情于便捷的外卖,沉迷于垃圾食品,许多人从没有反思过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利于环境。

逐渐兴起的零包装超市提醒了我们:从源头适当减少,甚至取消包装物的使用,不失为一个更明智的选项。

02除了“裸辞”,还有“裸买”?

与毫无准备、没明确下一步计划就毅然做出的“裸辞”行为不同,“裸买”需要有所准备!

裸买,即是消费者自备容器,在无包装商店购买散装商品。由于商品无预先包装,价格一般按重量或件数计算。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方式有些熟悉?这不就是散打、散称、散装、零卖等消费方式的另一种表达!

各种表达方式之下,不变的是褪去精美包装所营造的吸引力,消除包装产生的溢价,看到所购买的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这促使我们在购物时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要买的究竟是商品本身,还是它的包装?

当我们选择“裸买”时,除了买什么,对买多少、用什么包装购买也拥有了更多决策机会。在无包装商店,一些商品通常是散装状态,消费者能自由选择购买量,可以是少量试用,也可以是大量家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对不合适、不喜欢的产品的闲置与浪费。

此外,消费者可以预先准备盛放的容器前去购物,可以是密封袋、玻璃容器、以往的产品包装等,这样也会省去再次收纳以及丢弃包装垃圾的步骤。

为了应对消费者忘记自备容器的情况,一些支持裸买的商店也会提供一些纸袋,但是鼓励顾客下次购物时重用这些纸袋。另外,也会有店铺会提供由其他顾客捐赠的可重用玻璃或塑料容器,如果家中有多余不用的容器,可以简单清洗后拿到店铺,经过消毒后供其他消费者使用。

03这包装,就非有不可吗?

包装,除了是保护产品的外衣,还肩负着重要的销售责任。因此,一般产品在包装设计上会着重考虑产品的存储、销售环境、成本等多种因素,设计出适合的方案以有效地助力营销策略。以至于有不少商家会在包装上花尽心思,甚至导致过度包装。

尤其在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过度包装的情况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包装空隙过大、包装成本过高、选材用料不当等。

为对此进行有效管理,今年91日起,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陈洪俊曾在对该标准进行解读时介绍,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

过度包装除了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还会将包装成本附加到消费者身上,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中,对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均作了明确要求。指出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裸买”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无包装”的形式从源头减少了各类包装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而也减少了大量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04国外的“无包装”购物热潮

疫情期间,人们线上购物增多,快递纸箱、物品外包装等包装类垃圾显著增加,这对环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最近,奥地利就兴起“无包装”购物热潮,减少包装对环境的污染。

据欧洲时报中东欧版报道,在布尔根兰州首府艾森施塔特市中心,就有一家很受欢迎的“无包装”商店,主要出售有机产品和当地特产,商品种类涵盖食品、家庭日用品和化妆品等,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不带包装。商店为顾客提供玻璃瓶、纸袋、纸桶等外包装,也鼓励顾客自带容器。

眼下,“无包装”购物方式在奥地利广受欢迎,各联邦州都有“无包装”商店,在环保主题网站上还有这些店铺的介绍,鼓励更多的人尝试“无包装”的生活方式。

“无包装”购物并非奥地利首创。早在201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就诞生了“无包装”商店。店内出售的700多款商品,涵盖肉类、大米、酱料、奶制品、巧克力、谷物、水果和蔬菜等,均不提供塑料外包装。

眼下,这一“无包装”风潮也刮到了亚洲。今年2月,新西兰生态洗护品牌宜可诚(Ecostore)“补给站”(Refill Station)亮相韩国新世界百货店。

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补给站”内销售的宜可诚洗涤剂、柔顺剂均以重量计价,顾客可自行携带容器或购买店内可回收空瓶盛装产品。使用店内空瓶再次购买产品时,还可享受折扣优惠。新世界百货店方面表示,“补给站”将每年减少600千克塑料使用量。

除了新世界百货,许多韩企也加入到减塑行列中,推行“无包装”购物。比如 易买得超市就销售散装洗涤剂和柔顺剂产品,顾客自带容器自助购物。化妆品领域的Aromatica品牌也在其体验中心内推出无包装销售模式,化妆水、乳液、洗面奶等18种产品均可携空瓶称重购买。爱茉莉太平洋广桥店卖场推出的洗护补给站中,15款洗发水和沐浴露均散装销售,经济又环保。爱茉莉太平洋相关负责人表示,补给站内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的生产日期均在百天以内,自助购物设备还配备了消毒功能,顾客可放心使用。

05无包装商店,有未来吗?

从这些无包装商店不难看出,“裸买”与传统菜市场的模式很接近,都是散装采买。只是传统菜市场会提供塑料袋,而无包装商店没有。商品一般以食材与生活用品等杂货为主,如有机蔬果、杂粮、调味料、油品、果干零食、清洁用品、沐浴用品,有些商店还会有店主精心挑选的环保小物,如环保吸管、环保牙刷、可重用杯等等。

由于“无包装”的售卖形式,店主在采购时往往会更愿意关注本地产品,方便与商品供应者进行沟通,以期供应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环境友好的出货方式。除此之外,店家对店铺内商品信息的公示、商品的保存也需要特别下功夫,谨慎选择密封容器、掌控商品品质与进销货情况。

此外,有些无包装商店会回收包装、容器以供未自备容器的消费者取用,因此也要增加清洗、消毒等工作的人力与时间成本。

目前国内“裸买”模式处于起步阶段,“无包装商店”暂未得到广泛的普及,其在经营方面的顾虑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并非所有产品都适合“无包装”销售,也并非所有供应商都愿意“无包装”出货;

2. 相较于超市通常同一类产品会提供多种品牌供消费者选择,“无包装商店”的商品往往无法“精挑细选”;

3. 消费者自备容器购物,盛装、称重、扣重、计算价格等流程所花费的时间比扫码商品包装上的条码更久,增加买卖双方时间成本。

不过,无包装商店和超市的出发点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超市强调便利、效率、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以一次满足生活所需。而无包装商店则更重视环境友好,从源头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尽管初始阶段可能需要一些额外投资来提高消费者参与度,但长期来看,裸买可以减少企业包装成本和终端废弃物处理成本。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提升、绿色消费观念普及后,一般商店提供“裸买”选项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环保消费者,从而扩大客户群体、增加销量。

当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消费者都投入“无包装”的怀抱,“裸买”这一可持续消费方式将得到广泛拓展。随着消费者“裸买”需求的提升,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店铺有裸买选项的出现。更多品牌及企业将在产品设计时增加对绿色包装的考量,开发新的包装策略和供应链管理办法,从源头减少包装的产生。最终,生活垃圾中包装废弃物的占比也将大大减少。

虽然从长远看,裸买或许还不是解决塑料污染和包装问题的最终方案,但它正为我们提供一个改变用完即弃消费习惯的新思路:在个人生活中尝试重复使用来减少一次性包装的浪费,并逐渐向系统性的重复使用模式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