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请登录通行证进入会员服务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热点新闻

软包装量大、分散、难回收难题需全链条系统性解决方案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31 09:06:00

软包装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包装类型,而且大部分都是一次性使用,丢弃后回收率低,因此软包装行业已经成为塑料循环经济当中最具挑战的市场领域。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发布的《落实塑料循环经济——软包装行动在即》报告当中指出,目前尚有40%的复合软包装需向单一材质转变,同时需要重新设计50mm*50mm小包装。

破解塑料软包装量大、分散、难回收的难题需要全链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作为市场主体,企业是关键破局者。配套政策的支持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实现塑料软包装循环发展的重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1源头减量优先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落实塑料循环经济——软包装行动在即》报告广泛征询业内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塑料软包装行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其中指出,塑料软包装回收再生和材料替代虽然必要,但这两种策略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发展前景。为了解决塑料污染,软包装行业转型发展的优先策略应是源头减量,直接或通过创新手段淘汰不必要的软包装。

直接淘汰潜力有待释放

直接淘汰是在没有替代的情况下完全摒弃使用不必要的软包装,适用于不承担必要功能(如保护、容纳、宣传、便利等)的软包装品类。直接淘汰的潜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广泛存在。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可直接淘汰的软包装约占软包装市场总量的5%-10%。在中国,目前已有少数企业推出直接淘汰塑料软包装的方案。比如,联合利华将旗下的冰激淋品牌可爱多的外包装覆膜直接去除。但相比待挖掘的机会,目前市场上的尝试和探索还非常有限。

创新淘汰的发展需要多方协力

全球范围内一些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可帮助淘汰更多一次性塑料软包装。其中以水溶性包装、固态产品的开发、可食用涂层、可重复使用包装以及可重复灌装模式为代表,在中短期内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其中,包装重复使用在全球被公认为解决塑料污染的重要方向,相关的创新实践不断涌现。重复使用包装真正循环起来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政策的支持。

由于重复使用包装需要配套系统搭建,前期资金投入较多,需要多方协调,因此在有明确法规要求的国家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例如,法国的废弃物管理法(Anti-Waste and Circular Economy Law) 明确要求市场上的可重复使用包装占比需要在2023年达到5%,零售商需要在店内提供可重复灌装系统,至少2%EPR费用需要用于推广可重复使用包装等。法规的强制要求极大推动了可重复使用系统在法国的发展。

2审慎推广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并非上策

除了源头减量,寻求替代品是目前政策支持和企业探索较多的塑料污染解决方案。其中,围绕“可降解”的行业探索在过去几年里备受瞩目。目前多国提出“可降解塑料”的概念不清,容易导致消费者误解,要求市场上使用的“可降解”塑料明确降解条件。可堆肥塑料作为可降解塑料的一类,有明确的降解条件,主要用于替代容易被有机物沾染,回收不易的特定软包装。在一些具有工业堆肥能力的地区,可堆肥垃圾袋被发展代替不可降解塑料袋,专门用于有机废弃物收集。企业也在一些特定领域,例如酱包、茶袋等食品包装上尝试使用可堆肥塑料进行替代。在国内,新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下游收集体系不完善、堆肥处理设施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国内的软包装从业者普遍对可堆肥塑料的使用持审慎态度。在研讨会上,超过80%的与会专家不认同可堆肥塑料在国内应作为软包装的替代方案发展。

以纸代塑需要全生命周期的考量

随着限塑令的全面实施,部分头部消费品品牌纷纷试水纸袋、纸盒等纸基包装,一场“以纸代塑”的变革正在各行业悄然上演。相较于传统塑料的不可降解以及某些可降解塑料的争议性,纸基包装具有可再生、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等多种天然优势。

2021年,雀巢咖啡1+2已经全面升级为100%可循环再生包装,每年可减少碳排放7728吨二氧化碳当量。

然而,纸基替代并非灵丹妙药。目前市场上塑料软包装的纸基替代品主要是纸或涂层纸,多应用于对阻隔性能要求较低的包装品类。盲目地以一次性纸基包装替代塑料,会推高包装生产对原生木浆的需求,一定程度会加剧非法伐木和毁林等问题。而现阶段食品包装应用较广的涂层纸(主要由纸和塑料涂层组成),对于当前的回收体系来说仍是难以处理的材料。因此,以纸代塑虽然是软包装循环经济转型的重要补充策略之一,但从系统性角度考虑,无法主流化。企业在推广纸基替代品时应系统谋划,尽量使用再生木浆,探索从农业副产品(例如,秸秆)中提取造纸纤维的新技术,并且建立可持续原木采购策略。

3打通回收再生的链路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生是业界关注最多、行动最为广泛的循环经济策略。由于大部分软包装材质多样、结构复杂、尺寸较小、后端高值化应用少,塑料软包装常与生活垃圾混合丢弃,造成回收成本高于回收价值,也使塑料软包装的回收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塑料软包装的回收基本局限于工厂和商超仓库端的缠绕膜。

目前针对塑料软包装,全球包括中国仍以物理再生手段为主。物理再生是通过破碎、清洗、提纯等物理方式使塑料废弃物重新达到满足塑料加工工艺的等级,进而制造再生塑料制品的再生方式。物理再生仅适用于材质单一、干净无污染的软塑料,比如干净的塑料袋和塑料膜。

对于材料更为复杂的软包装而言,除了推行设计上的简化,目前全球都在探讨化学再生技术路径。化学再生通过高温裂解将塑料废弃物中的高分子链段解聚,形成不同碳链段的小分子物质,再进一步作为化工原料回到塑料生产环节。化学再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新课题,虽然热裂解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化学再生仍面临高碳排、低转化率等一系列悬而未解的难题,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虽然理论上热裂解技术可以处理任何混合的塑料材质,将其转化为再生材料,但考虑到经济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终结塑料废弃物联盟(AEPW)近期出具的报告显示,为了产生可以直接使用于塑料产业的原材料,热裂解设备仍然需要分选后的、干净无污染的废塑料作为原材料(至少需要85%的聚烯烃成分),并且和物理再生类似,仍然会对PVC等污染物非常敏感。

理想状态下软塑料的收集-分选-化学回收流程

因此,无论哪种再生技术,对前端塑料软包装的收集和分选都有类似的要求,只有打通塑料软包装从设计、收集、分选的链路,才能产生优质的再生料。最后,政策与法规的突破是实现塑料软包装循环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制定塑料制品生产中再生塑料使用要求和标准,利用绿色公共采购手段培育再生塑料制品市场,对具有资质的再生企业提供用地和财税支持等手段。只有系统的引导和支持才能推动塑料软包装回收再生的规模化、经济性发展。在欧洲,针对软塑包装的回收再生发展较快正是因为欧盟有明确的回收目标和再生材料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