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请登录通行证进入会员服务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热点新闻

标签不再是装饰 | “智慧选择”成饮料包装“核心卖点”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4 09:25:00

近日,《预包装食品“智慧选择”标识规范》正式发布,在规范中,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了“智慧选择”标识,以直观的“√”符号呈现,旨在帮助消费者在同类产品中快速识别油、盐、糖含量更低的健康食品,被业内称为“健康指南针”。

 

根据采标公告,脉动成为饮料行业首个获准使用该标识的品牌,这意味着饮料行业健康化迈出关键一步。

政策背景与行业逻辑

此次《预包装食品“智慧选择”标识规范》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联合制定,并通过专家组严格审核。标识设立的核心目的是落实《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三减三健”目标,即减盐、减油、减糖,提升公众健康水平。这不仅是公共健康政策的延伸,也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措施。

专家解读认为,包装正面标识能够直观传递健康信息,降低消费者对复杂营养标签的理解成本。“智慧选择”将科学分析交由专业机构完成,消费者只需认准“√”,即可在 秒内做出明智选择。农业农村部专家黄泽颖指出,该标识有助于形成可量化、可感知的健康标准,对提升全民膳食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验与制度创新

包装正面营养标签在国际上已相当成熟。欧盟早在 2006 年引入“营养得分”体系(Nutri-Score),美国、日本也有“前标志营养信息”(FOPL)制度,均强调简化信息、引导健康消费。中国此前的探索包括上海的“红绿灯”标签,但缺乏国家级统一标准。此次“智慧选择”由中国营养学会牵头,填补了制度空白,被业内认为是我国食品健康标识制度的重要升级。

行业动态与消费趋势

饮料行业作为高糖饮食的代表,正迎来结构性变革。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功能性瘦身食品市场规模达到 3387.1 亿元,同比增长 21.2%,预计 2024 年将增至 4744.5 亿元。与此同时,传统碳酸饮料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低糖、无糖饮品需求显著增长。脉动早在 2012 年就实现全线低糖,并推出0糖和电解质系列,连续多年稳居功能饮料细分市场领先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我国饮料总产量约 1.8 亿吨,其中碳酸饮料占比下降至 17%,茶饮料和功能饮料增速超过 10%。消费者行为调查也显示,超过 65% 的受访者在购买饮料时会主动关注营养成分表,年轻群体的健康意识尤为突出。

技术与标准的产业意义

“智慧选择”标识不仅是简单符号,它背后是一整套基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技术审核流程,涵盖油脂、糖、钠含量的多维考量。例如,饮料类产品需满足单位热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糖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上限,方可获批标识。这一体系将推动产业链从原料采购、配方研发到生产加工的全链条优化,促使企业开发更多低糖、低盐、低油产品。

消费逻辑重塑与行业洗牌

“智慧选择”的落地,不仅是公共政策对健康饮食的引导,也是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信号。根据波士顿咨询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健康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有望超过 30%。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是否获得“智慧选择”标识,将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砝码。

在全球健康意识升级的大趋势下,这一标识有望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推动中国食品产业在健康化、透明化和智能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总结

“智慧选择”不是简单的包装创新,而是一场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工程,也是产业链重构的信号。它将让消费者轻松甄别健康食品,同时推动企业向“低盐、低糖、低脂”技术转型,成为中国饮食结构优化和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