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热点新闻 |
||
小包装、功能性、年轻化......解码乳品包装进化方向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2 09:31:00 乳制品包装作为乳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乳制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环保政策的推进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乳品包装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小包装与功能性设计的市场潜力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乳品包装在便捷性和规格多样性上的需求日益凸显,小包装形式和功能性设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国际市场上,小包装产品在功能型乳制品中较为常见,规格多样,如 80g、100g、125g 等,能够精准控制每日摄入量,适应不同的消费场景和需求。而在国内市场,小包装形式目前主要应用于儿童产品和奶酪市场,功能性液态奶仍以传统包装为主,小包装产品相对较少。 小包装产品在摄入量控制和便携性上的优势的在奶酪市场中已得到很好的体现,不少品牌通过推出小包装奶酪占据市场份额。对于功效奶品牌而言,借鉴国外经验开发小包装产品,是布局差异化市场的有效选择。在推广小包装产品时,品牌可以结合其 “小” 的特点,从功效产品摄入量、不同消费场景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营销,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除了小包装形式,包装的功能性设计也在不断优化,以提升便捷性。例如,纯牛奶包装从袋装发展为梦幻盖,不仅保持了密封性和保鲜性,还方便饮用后的保存,蒙牛、光明、辉山等众多品牌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强调 “拧盖即饮、高颜值” 和符合人体力学等特点。自立袋的包装设计也是便捷性的体现,市场上不少产品采用旋盖设计的自立袋,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饮用。在涂抹奶酪的包装设计中,一次性挤压涂抹款包装的出现,提高了使用效率,方便卫生,同时减少了食材浪费。 消费年轻化下的包装升级 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成为乳制品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包装的美观度日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包装的美观度是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直接体现,精美的设计能帮助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部分品牌采用独特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搭配,根据产品口味选择不同颜色,或添加特色图案;还有品牌通过与动漫联名、设计品牌形象 IP 等方式,在包装上添加动漫形象,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与之相反,部分品牌采用简洁的包装设计,如某品牌纯牛奶采用透明包装,以牛奶本身的奶白色与黑色图案结合模拟奶牛花纹,既简洁又突出产品特点;另一品牌的鲜牛奶通过不同的瓶盖包装来区分鲜牛奶、娟姗奶、A2 奶、有机奶等品类。 此外,部分品牌在包装中融入插画、国风元素,或推出新年限定、节日限定和季节限定包装,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利用文化认同感促进销售。 产业链上下的合作升级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上游包材企业已不再仅仅是 “包材” 供应商,而是深入到乳企从生产研发到产品营销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包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包装性能和质量,如开发具备优良性能、环保可持续的全品类包装,满足液态奶、奶粉、奶酪、冰淇淋等不同产品的需求。同时,为兼顾乳企在产品运输、陈列及使用等环节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开发的 “干湿分离营养精准添加技术”“微发泡技术” 等,为包装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乳企与包材企业的深度合作,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共享研发资源和市场信息,共同开拓市场,推动着乳品包装在美观度、功能性和环保性上的不断升级,以适应消费年轻化和市场多元化的趋势。 乳品包装的 ESG 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我国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乳品包装的环保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逐渐融入行业发展。目前,这一趋势主要由头部乳企引领,通过材料创新和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少包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部分头部乳企与材料科学公司合作,研发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如全聚乙烯材料可回收酸奶包装袋,为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这些乳企还积极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例如与 “爱回收” 合作推行 “乳品包装减塑新生计划”,通过包装回收、二次利用等环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另一头部乳企则在包装工艺上进行环保创新,采用减铝箔和减油墨技术,经 SGS 认证,有效减少产品碳足迹 30.81%。在包装回收方面,该企业将不可分解的废弃纸、塑、铝盒包装及其边角料,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后制成环保垃圾桶,在其产业园区中得到应用。 上游包材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创新原材料,开发可降解、生物基等环保材料。例如,部分企业研发以聚烯烃为基础的可回收单一材料结构,替代传统的多层复合膜;还有企业测试纤维素基包装,如纸质无铝包装盒,适用于巴氏奶和 UHT 牛奶。 这些努力不仅响应了国家环保政策,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为乳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目前行业的 ESG 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头部企业的成功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着更多乳企加入到环保包装的探索中来。 未来朝着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演变,乳品包装正朝着智能化和柔性化的方向发展。柔性包装以其轻便、灵活的特点,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而智能包装则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了产品的追溯性和互动性。 柔性包装主要包括小袋装、站立袋、自立袋等多层膜结构,适用于酸奶、奶粉、调味乳等多个细分品类。这类包装具有减重、降低运输成本、易开启、便携性强等优势,例如带有可重复封口设计的柔性包装,能延长产品保鲜期,提升使用体验。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乳制品包装市场规模约为 288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增长至 51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6.1%,其中柔性包装年增长率预计超过 7%,远高于刚性包装的 3.8%。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柔性包装市场增长迅速,正在快速追赶北美和欧洲市场。 智能包装的应用也在逐步落地,通过引入物联网与数据识别技术,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在高端冷链奶类产品中,采用 RFID 标签或二维码,实现物流追溯、仓储温控监控,消费者可扫码验证生产批次和营养信息。此外,视觉设计从简单印刷转向数码标签定制,以适应碎片化消费趋势。部分企业还在探索 “包装即服务” 模式,通过云平台管理包装生命周期,结合消费者互动数据进行精准营销,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包括包装设计、印刷厂、灌装设备制造商及乳品品牌方。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协同的加深,智能与柔性包装将在乳品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