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请登录通行证进入会员服务中心。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热点新闻

中国烟包印刷市场大洗牌,企业转型路在何方?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5 08:23:00

2019年起,中国烟包印刷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行业格局加速重构。曾经的头部企业中,澳科控股黯然退市,东风股份彻底转型退出烟包赛道,劲嘉股份持续收缩业务规模,力群印务、金时科技等也因业务停滞或资产出售告别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空白吸引新力量入场——裕同科技、中荣股份等跨界资本逆势布局,永吉股份、新宏泽则通过技术深耕与细分市场聚焦实现业绩增长。

政策调控:企业转型的“倒逼引擎”

政策层面的多重调整,为烟包行业设立了更高的合规门槛,也直接重塑了市场竞争规则,成为推动企业主动转型的核心外部动力。税收杠杆、环保要求与供应链监管的协同发力,让缺乏适应能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而具备提前布局意识的企业则在政策导向中找到转型方向。

税收与包装标识政策的双重挤压,加速了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2025年烟草综合税率提升至65%,这一政策倒逼中烟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将更多订单投向工艺复杂、利润相对稳定的高端烟包领域。高端烟包对印刷精度、防伪技术有严苛要求,中小厂商因技术升级能力不足、产能规模有限,难以承接此类订单,逐渐退出市场。

同时,2024年修订的《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要求烟包警示图形面积占比提升至50%,这不仅压缩了烟包设计空间,更推高了生产工艺难度与成本——警示图形的精准印刷需要更先进的设备与高品质油墨,部分中小厂商因无力承担设备升级费用,只能放弃烟包业务。劲嘉股份2024年剥离6家烟包子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4.33%,正是政策压力下传统企业收缩的典型案例。

环保政策升级则推动企业向绿色生产转型。2025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强化对包装废弃物的管控,可降解材料成为烟包生产的重要方向,玉溪品牌推出的生物降解烟包溢价率达60%,印证了绿色产品的市场价值。云南中烟等龙头企业试点“碳中和工厂”,对合作烟包企业的环保指标提出更高要求,环保投入不足的中小厂商毛利率被压缩至15%以下,难以维持经营。

与之相对,头部企业通过引入水性胶水、环保油墨,研发可降解包装材料,既满足了合规要求,又凭借绿色产品获得市场溢价,形成差异化优势。此外,中烟系统的反腐行动打破了传统供应链合作关系,云南中烟、湖南中烟等自建产能减少外包订单,倒逼依赖单一客户的烟包企业拓展客户群体或向非烟领域转型。

市场博弈:存量竞争中的转型机遇

当前烟包市场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传统龙头退出留下的订单空白、高毛利率的吸引力与中烟客户的信用优势,共同催生了企业转型的两大核心路径——要么深耕烟包细分市场,以技术与规模构建壁垒;要么跨界拓展非烟业务,降低对烟包赛道的依赖。

在烟包细分领域,技术突破与规模效应成为企业守住份额的关键。

传统龙头收缩后,中烟释放的订单主要流向两类企业:一类是具备核心技术的专业厂商,永吉股份凭借纳米防伪技术拿下云南中烟高端订单,相关业务毛利率达27.5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另一类是拥有资本与产能优势的跨界企业,裕同科技剥离武汉艾特业务后专注烟包赛道,2024年新增中烟订单超12亿元,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规模化生产——单客户年订单超5000万元即可覆盖固定成本,而中小厂商难以达到这一规模,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烟包行业的高毛利率与稳定回款优势,仍吸引企业持续投入。2024年新宏泽、集友股份毛利率分别达36.40%37.88%,显著高于包装印刷行业18%-20%的均值;且中烟公司应收账款坏账率低于0.5%,账期稳定在90-120天,资金安全性极高,2024年永吉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2亿元,同比增长38%,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面对烟包市场的不确定性,部分企业选择向非烟包装领域拓展,实现业务多元化。劲嘉股份是这一转型路径的典型代表,在传统烟标业务收缩的背景下,公司将重心转向高端白酒、电子消费品、食品日化等包装领域,通过设立深圳云普星河、深圳鼎盛丰华等子公司,提供仓储物流、定制设计等一体化服务,逐步降低对烟包业务的依赖。

同时,劲嘉股份还布局新材料与新型烟草赛道,其复合集流体业务处于产线效能提升阶段,新型烟草业务围绕定制化服务、标准化生产与全球化布局构建体系,试图打造“包装+新材料+新型烟草”的多增长曲线。这种转型不仅规避了烟包市场的政策风险,还借助原有在防伪工艺、高端印刷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新领域快速立足。

技术革新:企业转型的“核心支撑”

技术创新是烟包企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无论是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还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都在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满足高端需求,成为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在生产工艺层面,设备升级与工艺改进直接带来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长沙经开印务为满足湖南中烟“芙蓉王”系列烟包的一体化烫印需求,对瑞士潘泰克圆压圆烫金机进行针对性改造——在原有三根全息定位烫印跳步辊基础上增加一根普通素面烫印跳步辊,同时针对改造后出现的“起彩”“鱼尾纹”等问题,通过调整烫印温度至225℃、压力至传动侧1.62mm与操作侧1.60mm,改造电化铝箔带走线结构,加装反向拉箔辊与剥离吹气装置,解决了全息防伪定位与金属线条烫印的参数矛盾。

改造后,“芙蓉王”烟包生产率提升35%,产出率达95%以上,既满足了中烟的大批量生产需求,又降低了电化铝消耗与废品率。此外,企业引入的德国斯托拿、瑞士潘泰克等高端设备,实现110/分的烫印速度与±0.2mm的精度,远超传统平压平烫印设备,为承接高端订单提供硬件支撑。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推动烟包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工厂”转型。

劲嘉股份的数字化实践具有行业代表性,公司部署私有云平台,通过“计算、存储融合部署、全冗余架构、多节点集群”等技术,实现数据中心服务器利用率提升70%-80%,运维效率提升10倍以上,保障生产数据稳定传输与业务系统高效运行。旗下子公司盒知科技结合区块链技术与北斗定位,打造防伪溯源系统,通过电子围栏锁定产品原厂地激活范围,为客户提供原产地保真服务,拓展技术增值空间。

同时,公司通过智慧包装物联网平台收集消费者数据,为客户提供数据可视化分析,从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数据服务”型企业转型。这些举措不仅降低运营成本,还提升客户粘性,为非烟领域拓展奠定技术基础。

可持续发展:企业转型的“长期命题”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烟包行业的长期趋势,企业转型不仅要满足当前环保政策要求,更需通过绿色材料研发、节能减碳技术应用与循环经济实践,构建长期竞争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

在绿色材料研发方面,烟包企业积极探索可降解、环保型材料,应对政策与市场双重需求。劲嘉股份开发的水性胶水与油墨,使烟标废弃后可快速降解,完全符合“绿色印刷”标准,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烟包与非烟包装产品,成为吸引环保意识较强品牌客户的重要卖点;云南中烟在生物降解烟包领域的试点,也带动上游企业加速材料升级,部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基于植物纤维、生物基塑料的烟包材料,进一步提升环保性能与可回收性。

节能减碳与循环经济实践,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方向。劲嘉股份通过技术革新优化生产流程,其自主研发的PET镭射无版缝转移膜连线转移印刷技术”“冷烫金连线绿色印刷技术”已成功量产,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公司还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立包装材料回收体系,减少资源浪费,构建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链条。

云南中烟“碳中和工厂”的建设,也带动合作烟包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部分企业安装光伏设备、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推动生产低碳化。这些举措不仅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还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赢得更多市场认可。

烟包市场的洗牌与企业转型,本质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缩影。在政策、市场、技术与环保的多重驱动下,企业通过合规升级、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重构核心竞争力。未来,烟包企业转型将更聚焦细分市场深耕、跨领域协同与可持续能力构建,那些能平衡政策要求、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在行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推动烟包行业向更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迈进。